愛情諮詢室

收藏水晶的方法

水晶,二氧化矽的完美結晶,素有水精、水玉、菩薩石之美稱,自古以來,就以其晶瑩剔透、似水如冰的外觀以及堅硬耐用的特性而為人們所喜愛。水晶品種繁多,有純潔的白水晶,有由於含有不同元素而形成的紫水晶、黃水晶、煙水晶、墨晶,還有內含不同顏色毛髮狀物質的各類發晶、含水的水膽水晶。  小貼士

水晶用途廣泛,除了應用於高科技領域之外,人們更感興趣的似乎是其醫療保健功能。據《本草綱目》記載:水晶辛寒無毒,主治驚悸心熱,還能治療肺癰吐膿,咳逆上氣,可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熱腫,亦可益毛髮、悅顏色。近年來,水晶的壓電效應得到廣泛關注,再加上大西洋水晶頭骨、巫師的水晶球的推波助瀾和商家的廣泛宣傳,水晶愈發被認為蘊含著某種神秘力量。近幾年水晶受到買家追捧,銷售火爆,特別是2004年行情大漲。

水晶是大自然神奇力量造就的寶物,與翡翠玉石等收藏投資領域相比,水晶的購買成本相對較低,鑒別相對簡單,收藏更容易入手,同時為收藏者帶來很多精神上的享受,並且只要藏品精良,也可以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繼2004年上半年行情大漲之後,從2004年7月中下旬開始到現在水晶價格已有所回落,說明消費者正日趨理性。對於收藏者而言,也可以免去為市場炒作多掏銀子的煩惱。有些專家認為水晶既無療效也無收藏價值,此種說法自然有助於給過熱的市場降溫,但如此籠統一說亦使得剛剛開始水晶收藏的水晶愛好者們無所適從。那麼為什麼專家們認為水晶不具備收藏價值呢?實際上,專家們所說不具備收藏價值的水晶應該是普通的大路貨水晶製品,由於水晶儲量豐富,此說確有道理。但作為一個收藏門類,水晶還是大有可為的,喜好水晶收藏者可以從以下3個方向入手。

古董水晶

幾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水晶作為工具,但作為裝飾品則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例如廣東珠海寶鏡灣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水晶玦,通體磨光,製作已經非常精美。此後各時期貴族墓葬都有水晶器出土,但數量相當少,可以作為傳世品的就更少了。這主要是由於水晶的硬度非常高,大約在摩氏7級(摩氏硬度計以10種不同硬度的礦物為依據,相應地將硬度由低到高分為10個等級,該方法由德國礦物學教授Mohs’Friedrich創立而命名。6級以上幾乎都應屬于寶石之類的礦物),在古代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開採和加工難度都很大,古代的水晶製品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珍品,不論飾物、生活用具還是工藝品都極具收藏價值。

由於水晶材料本身的穩定性,很難根據材料本身識別古董水晶,只能從特定時代背景下的製作工藝方面入手鑒定水晶製品的年代,辨別真偽。譬如春秋戰國時期在器物上琢磨鋒利邊棱、遼代契丹族雕工拙朴敦實的工藝特徵在當時製作的水晶器物上都能找得到。當然,對於收藏者來說還需要把古董水晶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結合起來考慮,因此對於收藏者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有充足的資金,更需要深厚的歷史文化功底。

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高度統一的古董水晶價格高昂,並且不會受現在原材料價格的影響。隨著人們對於這個收藏領域的逐漸認識,其價格必然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水晶的特性之一是吸收能量,吸納情緒與訊息。
不過,我們剛買回來的水晶大都不清潔,並且吸納了很多其它人的腦波和情緒,所以一定先清潔水晶本身,使它以前吸收的電波完全散發掉。
所以清潔水晶,就是將水晶內不好的磁場進行消磁的工作,如果不清潔的話,水晶便很快會喪失生命力及光彩,而成為沒用,或有害的廢石。
下面提供一些清潔的水晶的方法。當你收藏水晶,記得運用這些方法,清潔你的水晶喔!

天然法:不少水晶專家都認為水晶應與大自然接觸,最佳方法是用大自然的流水,像河水、溪水海水、湖水,愈清澈愈好。流水可以淨化水晶,清除負面能量和表面的各種雜質。另一方法是在海邊取沒有污染的海水,放水晶進海水裡,浸一夜,翌日水晶便可淨化,把水晶所吸收的負性能量釋放出來,融到海水裡。

香薰法:淨化水晶的其中一個方法是香薰法,源自於美洲的印第安土著。首先要準備碳塊和香料的成份是由乳香、松香、艾草、和迷迭相組成。將各種香料混合,點燃碳塊把混合的香料灑少許在熱碳上,便會散發出香氣,嬝繞上升。

粗鹽泥土法: 無色水晶的清潔方法有好多種,有人喜歡把天然水晶體埋在花園的泥土裡,同樣有清潔作用,而且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水晶埋在大樹下的泥土裡,愈進樹根愈好,主要借助大樹淨化解雜質。通常要埋一夜或更長時間。當水晶再取出來,便會回復原來光芒和振動。如果埋在花盆的泥土裡,因為欠缺地氣,作用會大打折扣,等於用天然海水清潔水晶,處裡時要特別小心會擦花水晶的表面,水晶飾物尤其是古董水晶飾物,不太適合用這兩種清潔方法。

太陽月亮法:如果你把天然水晶放在陽光底下,不但不會曬烈而且還可以吸收儲藏強大的太陽能。水晶柱會把這些能量散發出來,有色水晶則不適用這個方法。天然水晶亦喜愛月光。你可以把水晶柱或水晶蔟擺放在月光之下三天至四天,增加晶體本身的天然光。我們應該常常清潔水晶,保存它們潛藏的能量和吸收能力,避免污濁。

 

Exit mobile version